学者:中方就朝援俄问题的回应很好
中国外交部严正驳斥泽连斯基涉华军援指控:无端指责损害互信,政治操弄无益和平
2025年4月18日 环球时报-环球网 记者 乌元春
事件背景
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于当地时间4月17日突然宣称,乌情报机构已掌握“中国直接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和火药”的“证据”,并称中方“参与部分武器的生产”,但未披露具体细节。这是泽连斯基首次公开指控中国对俄军事支持,与其2023年“未发现中国军援俄方”的表态形成鲜明对比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4月18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,中方“从未向冲突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”,严格管控军民两用物项,并强调“坚决反对无端指责和政治操弄”。
中方立场与回应
中国外交部重申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一贯立场:始终致力于劝和促谈,推动政治解决争端。林剑指出,乌方对此“十分清楚”,且此前公开承认俄军武器零部件主要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。这一表态直接回应了泽连斯基的指控,暗示其言论缺乏事实依据。中方强调,任何对中国的污名化指控都将损害中乌互信,不利于和平进程。
泽连斯基动机与地缘政治博弈
分析认为,泽连斯基此番表态与乌克兰对美战略依赖深化密切相关。同日,乌美签署关键矿产合作备忘录,协议要求乌克兰将资源开发收益优先转入美方控制的联合基金,引发乌国内强烈反弹,被批评为“主权让渡”。舆论普遍认为,泽连斯基试图通过炒作涉华议题转移对美妥协压力,并迎合美国部分势力渲染“中国威胁”的叙事,以换取持续军援。值得关注的是,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布鲁斯对乌方指控未予证实,仅表示“不会评论具体细节”,显示美方态度谨慎。
历史脉络与矛盾立场
乌克兰对华立场近年呈现摇摆性:
• 2023年初,泽连斯基曾明确表示“未发现中国军援俄罗斯”,并希望中国成为斡旋和平的力量。
• 2024年9月,乌方突然在联合国指责中国和平方案“偏袒俄罗斯”,并声称俄军60%零部件“经中国中转”,但未提供证据。
• 2025年2月,泽连斯基公开向中国“求援”,呼吁中方协助停战、恢复和平及战后重建,强调“不需要军火”。
这种反复既反映乌克兰在美西方压力下的外交困境,也暴露其试图将中国作为平衡各方利益的“政治筹码”。
国际反应与中方行动
中国始终以行动践行中立立场:
• 自俄乌冲突以来,中国已向乌提供4批人道主义援助,涵盖医疗物资、生活必需品等。
• 2024年与巴西共同推动达成政治解决危机的“六点共识”,获超100国支持。
• 多次派出特使开展穿梭外交,强调“战场不外溢、战事不升级、各方不拱火”原则。
中国驻联合国代表耿爽此前直言:“若中方军援俄罗斯,战局不会如此胶着”,有力驳斥美西方不实指控。
专家视角:乌克兰的战略困境
地缘政治学者指出,泽连斯基政府正陷入“主权换生存”的恶性循环:一方面,矿产协议暴露其对美妥协的代价;另一方面,涉华指控可能损害中乌关系,削弱中国未来参与乌克兰重建的意愿。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分析称,乌克兰若持续将中国视为“可交易的投名状”,不仅难以获得实质援助,还将丧失国际道义支持。
审忆,审忆媒体,头条,批发,地摊,新闻资讯,生活,美食,情感,教育,论坛,科技,汽车,母婴,美妆,时政新闻,国内新闻,国际新闻,社会新闻,时事评论,新闻图片,新闻专题,新闻论坛,军事,历史审忆新闻网
奥罗奇,天下,国际,全球经济,社会万象,娱乐,时尚要闻,文化,军事,视频,科技,营销,职场,管理
爱深炽,服饰,内衣,运动,户外,日用,百货,食品,饮料,母婴,玩具,鞋包,配饰,美妆,日化,数码,家电,汽车,用品,机械,五金,仪表,包装,办公,文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