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大城市返乡的年轻人成“回笼漂”
走出北京站,博文嗅到一股熟悉的味道,“它与气候无关,更像在人身上散发出来的”。站前广场上熙熙攘攘,空气里弥漫着焦躁的情绪,人们似乎只顾疾走,不愿短暂休憩。置身于这样的氛围,博文打了个寒战。
两年前从这里离开时,周遭的环境别无二致。当时,他无比笃定,觉得自己应该歇一段时间,至于未来,回了老家也许能有新的解法。
等真正回家,他才蓦然发现,阔别九年的故乡,与他的想象相差甚远。无论是工作,还是处理人际关系,都让他倍感疲惫。再三思量后,他决定重返北京,“趁着还有心气,再来闯一闯”。
2024年12月17日,北京朝阳站交通枢纽开通运营,一名男子在彩虹地贴的指引下换乘。(图/视觉中国)
像博文这样的人,如今并不鲜见。互联网上,他们被冠以“回笼漂”的称谓。曾几何时,他们对生活的认知,是“大城市无处安放肉身”。如果向这群人发问,他们大可以细数北上广深的种种弊端,诸如,缺乏具体生活、人情淡漠等。而故乡所在的小城,则承载着安稳、能喘息、自由等附加意义。
不过,在受到现实“毒打”后,他们认清了形势——“故乡无处安放灵魂”。BOSS直聘研究院院长常濛曾对外透露,根据数据追踪,有23%的人会在逃离北上广深约15个月后,选择再次回归一线城市。
“回笼漂”们十分清楚,自己已然被快节奏的城市重塑,刻进他们身体里的生活方式,与故乡格格不入。于是,他们只得收拾好行囊,重新踏上漂泊之路。
从大城市出走,本质是渴望休息
如果要为返乡的人拍一部电影,《土拨鼠之日》或许会成为灵感来源之一。在这部影片里,大概率会出现这样一些场景:
主角加班至深夜,回到空荡的出租屋后,把自己扔进座椅,刷起短视频,抢夺为数不多的属于自己的时间。ta的脸上尽是倦怠,洗漱的力气好像都已丧失殆尽。挣扎一会儿后,拖着身体回到床上,定好闹钟,又会陷入某种莫名的沮丧。主角知道,明天若无意外,还是会在一堆琐事中重演今天的剧情。反复多日,ta终于下定决心,“我要休息,回老家”。
(图/《土拨鼠之日》)
博文的选择就是在这种情境下做出的。大学毕业后,依凭惯性,他留在北京工作。九年时间里,他换过三家公司,薪资也从七千多元涨到一万五千多元。在老家同学眼里,他有体面的收入,还能隔三差五地享受大城市里的文娱生活,“有人甚至托我办事,觉得我在北京有很多了不起的人脉”。
但只有他自己知道,“朝九晚不定”的工作有多疲惫。“休息日只是名义上的,很多周末都在加班中度过了。”博文的印象里,强度最大的一次加班是在某热播综艺节目上线时,他在公司熬了一个通宵,抽出工位下的行军床,倒头就睡。醒来时,同事忙着各自的事情,他睡眼惺忪,洗了把脸,也加入其中。
审忆,审忆媒体,头条,批发,地摊,新闻资讯,生活,美食,情感,教育,论坛,科技,汽车,母婴,美妆,时政新闻,国内新闻,国际新闻,社会新闻,时事评论,新闻图片,新闻专题,新闻论坛,军事,历史审忆新闻网
奥罗奇,天下,国际,全球经济,社会万象,娱乐,时尚要闻,文化,军事,视频,科技,营销,职场,管理
爱深炽,服饰,内衣,运动,户外,日用,百货,食品,饮料,母婴,玩具,鞋包,配饰,美妆,日化,数码,家电,汽车,用品,机械,五金,仪表,包装,办公,文教